咳咳,总算说到我最喜爱的大宋了╮(╯▽╰)╭ 说起大宋,哎。。。网上基本上是一片哀声遍野!
虽然我没穿越去过宋朝,o(╯□╰)o但是大宋的繁华就像我每晚必做的梦,让我魂牵梦绕……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一个王朝。”这是中西方历史学界都一致肯定的论点,但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我们的历史老师可能更多灌输给学生的是“强干弱枝、苟且偷安、积贫积弱、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等负面认知。
好吧,我不反对那些文人们以感性、主观的视角去评价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某个朝代,但是看历史就应该跳出那些政治、主义、学说、喜好等主观篱笆,去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如果你真的志趣于历史,就应该本着“历史的总是局限的,现代的总归先进于历史”这种思维去看历史,如果你喜欢一个朝代就不要苛求它更完美而去浮夸,如果你讨厌一个朝代就不要因为厌恶而一味贬斥,这才是真正健康的历史观。
那么,本着以上历史观,洒家就从宏观层面为各位梳理一番大宋。
宋朝初期的周边形势图
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朝代。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当时所处的国际政治大环境。在宋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军阀割据(唐末即已开始),地方与军阀的割据成为君主以及普通百姓心里最大的痛处,这和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军阀混战带来的阵痛极为相似;而在中国的北方周边,断断续续长达四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大发展正在进行(600年-1000年第三个温暖气候时期,气候变暖改善了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生存环境,不断壮大的各少数民族前赴后继地向外扩张,带来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民族大融合),前后有突厥、回鹘、吐蕃、靺鞨、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相继在中国北方建立强大政权;在外有不断兴起的强大少数民族政权、内有军阀割据重患的严峻大环境下,诞生的宋朝必然会有其历史特殊性。
不断向外扩张的北方游牧民族
其次,在严峻的大环境下诞生的大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早熟儿”。既然是早熟,自然有其早于同时代的先进性,同时又有与同时代世界大环境不相适应的局限性。(╯﹏╰这与人是何其相似)先进性,恐怕我们的教科书里大家都知道了,无非就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繁荣的文化、发达的海上贸易、辉煌的科技成就等;局限性呢,就是以文治国的政治设计与君主集权的国家制度不协调(人治制度偶发性产生昏君,以文治国必定前功尽弃),军队领导权与指挥权分隔的中央军制(北宋为禁军制,南宋为御前军制)与强敌环伺的国际环境不协调,超前的国有专卖制度与工商农为主的民间经济的不协调(过早发育出国有制),超前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协调等等。早熟造成了国家内部的各系统的不协调,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是大宋“特殊性”的主要因素。
从杯酒释兵权开始的特殊宋朝国制
城高墙厚的大宋皇宫,宋朝的行政中枢
百官上朝图,大宋以文治国
最后,“早熟儿”大宋有一个先天性的缺陷,那就是地缘环境的劣势。而这个地缘环境的缺陷,最早得追溯至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燕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北部与内蒙古、辽宁西部一带,燕山山脉横贯其间。燕山之地,西连居庸关,东至山海关,是中原民族的天然战略屏障,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必争之地。故守可依燕山、长城,进可据河北草原繁育马匹编练骑兵,方能成为大一统之王朝。而大宋却先天失去这个战略屏障,建国之初便面对占据燕云重地的强大辽国,以及南方诸割据政权,地缘环境极其恶劣,成为一直制约大宋国防的一大软肋。(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中国仍在北京至内蒙古一带驻扎最强大38集团军的原因,地缘政治环境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强国的关键因素,乌克兰的悲剧就是例证)
中原王朝的天然战略屏障——燕山山脉与长城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集“文人治国-君主集权、政治开明-官僚腐败、疆域狭小-经济繁荣、重文轻武-军事强大、文化昌盛-科技先进、国力强大-强敌不断”等特点于一体的朝代,是有着其“特殊”历史性的。特殊的国际与国内大环境导致的特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与之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因为早熟的国家制度设计与内外部系统的不协调以及关键的地缘政治劣势,最终导致华夏文明第一次在草原民族打击下完全沦陷。
但这一沦陷,并非像很多人说的“崖山之后无中国”。相反,宋朝自由与开放、创造与进取、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国民精神无不成为华夏民族基因的一部分,并在思想解放后的今天开始大放异彩;文明的陷落不代表民族基因的丢失,作为健康的现代中国人应该摒弃这种狭隘的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回望创造辉煌历史与文化的大宋,要正视它的不完美,更要认识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学习宋人精忠爱国、敢说敢做、开拓进取的精神与品格。如此,才不愧为世界大国的一员。
政治实力:★★★★☆
南宋政治基本继承了北宋的政治组织架构,中央组织架构依次为皇帝【君主】—中书门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行政】—枢密院(枢密使)【军事】—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使)【财政】—御史台(御史中丞)【司法监察】,地方组织架构依次为路(无行政组织、实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最高长官分别为转运使、安抚使)【监司、安抚司、宪司】—府、州、军、监(知州、通判)—县(知县、县丞、主簿、县尉)。从宋朝的政治与行政架构可以看得出,大宋的政治制度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之先进了,尤其是宰相(行政)、枢密使、御史中丞三大职权的并立,颇似当代中国政治特点。
南宋政治架构,继承自北宋
宋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成熟于宋仁宗时期,宋仁宗继承并完善宋朝立国的“以文治国”的国策,建立了皇帝、宰相、监察三权制衡的政治制度,利用独立的行政管辖权和相互之间的监督制衡达到“制度治国”的效果——中书门下与宰执集团和皇帝本人共同决定着帝国的大政方针以及皇位的继承者,御史台谏、银台司则分别负责皇帝与宰相行政决策的谏诤、监察与封驳、纠错,避免了国家决策失误与昏君庸臣的出现。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套封建君主时代先进的民主体制,难怪李裕民先生将这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体制称为“黄帝时代最进步的体制”。
宋朝名相寇准,宰相是宋朝制约皇权的一大政治力量
中书门下印
御史台,具有司法、监察、台谏三大功能,其中台谏制度是宋代政治制衡的一大因素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巅峰,平民上升通道顺畅
宋朝官服,这老头也不知道是谁,暂且用他说明
宋朝官员上朝图,鲜明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体制
当然,我前面说过大宋的政治制度是个“早熟儿”,是早熟儿就会有不适应性和缺陷。宋朝政治制度的缺陷就是,君主拥有强大的决策最终决定权。在制度设计上并未给君主与宰执集团的行政权力划出明确的范围,尤其是皇帝本人的行政职权没有明确的限定,这就留下了皇帝集权专制的制度空缺,而宋神宗的“元丰改制”就是对这一缺陷的印证。
大搞君主集权的宋神宗,让北宋走上灭亡之路
如果说宋仁宗时期,是大宋朝的鼎盛繁荣时期(人口首次过亿),那么宋神宗的“元丰改制”就是大宋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转折点。宋神宗假借“王安石变法”的幌子,削弱士大夫政治阶层、挑动党争,逐步加强君主集权,拆分中书门下、枢密院、御史台的职权,变三省六部为君主的“传声筒”和执行机器,并最终踢掉王安石这个绊脚石,成为真正的“万人之上”。
宋仁宗,堪称古代仁君之典范,开创了宋朝政治、繁荣的盛世
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成为宋神宗集权的政治工具
而我们看南宋的政治制度,其实基本继承了宋神宗改制后的政治形式,在皇帝能干时体现为明君专制,在皇帝昏庸时,则体现为“强相”。从秦桧、史弥远到最后的贾似道,南宋政治呈现出鲜明的“权相政治”特点。但是,在士大夫科举社会和皇权思想统治下的权相政治,归根结底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君主专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君主主宰一切成为常态。因此,史家有言“历朝以来,唯赵宋一室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而后世的明清两朝则将专制主义推向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专制意味着自由的丧失,没有了自由和创造精神的中国最终落后于世界之林。
奸相秦桧,千古罪人,陷害岳飞
权相史弥远
奸相贾似道,排除异己,屠戮忠良,致使南宋灭亡
我们回到游戏中的1135年,当时的南宋政权基本稳定下来,内政上基本确立了主和派掌管行政、主战派掌管军事的局面,当然是战是和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本人。而当时南宋的政治特点便是主和派与主战派的互相牵制与攻讦,对外以主战派占据主导地位,主和派在行政上予以掣肘和牵制。所以,很多玩家经常看到前线岳大帅带着集团军在前方拼杀,后方尼玛赵构和一帮文臣在开宴会╮(╯▽╰)╭(好吧这就是政治环境所影响的,我会在后面细讲)
主和派跪像
主和派罪臣万俟卨
主战派张浚
主战派赵鼎,后被秦桧陷害
主战派领袖岳飞,南宋立国的砥柱
经济实力:★★★★★
所谓上层建筑决定下层建筑,南宋的经济发展首先是由政治制度和环境决定的。前面我们说到南宋的政治形势是不断向中央集权发展的,中央集权的发展让南宋的国有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这里面的国有经济不同于现在我们的国有所有制经济,宋代的国有经济更多的是国有专营制和官商经济。
国有专营制经济,一种以授权制和特许经营制下方给官办商人经营,一种则为官方国营专卖。国营专卖的商品对内包括茶、盐、醋、酒、铁等,外贸则包含象牙、香料、香药、木材、瓷器等;而民营经济则以针线、服装、肉食、药材、手工制品等分散不易控制的商品为主。民间经济、国营专卖、士绅经济共同组成了宋朝高度繁荣发达的工商业经济,其中民间经济和贸易更是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南宋的经济和改革开放后的80至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何其相似,民营经济遍地开花,那时候的老百姓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物价也很低,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天天吃肉,一斤肉从最早的5毛到后来的1、2块,生活美得的不行)
宋朝茶叶专卖图
宋朝国营冶炼场
宋朝国营官窑
高度繁荣的南宋民间商业
高度繁荣的南宋民间贸易
高度繁荣的宋朝城市
高度繁荣的南宋陪都临安城,人口达百万以上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很多人都受教科书影响,认为每朝每代后期国家都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而导致农民失地,然后失地农民揭竿起义,因此土地兼并是朝代更替的“一大罪宗”。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南宋农业实行租佃制,农民从地主手里租下土地,并根据土地性质自行决定种植作物,国家则给予规定地主收取地租上限、兴修水利、鼓励垦荒等支持,并每年从地主手中收取一定数量的赋税。这个制度一方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同时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发展。(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提倡的农场制,农民把土地转租给大农场主,农场主则雇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并每年提供分红。)
南宋时期的农村,好和谐的感觉
南宋农具云碓
南宋农具江东犁
高度发达的南宋农业,
南宋的手工业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高潮,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成为三大支柱手工产业。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由于路上贸易交通的中断,从而促使南宋航海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南宋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60%以上,临安府、成都府人口达百万以上。
高度发达的南宋纺织手工业
高度发达的南宋丝织业,选自《蚕织图》
经济繁荣只是带来商品,而科技尤其是航海技术的大发展,才是真正带来海上贸易大繁荣的决定因素。南宋时期的远洋商船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足以装载1000多人。南宋桂林县尉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大宋的船只航行到绿衣大食(法蒂玛王朝的埃及)的港口,士兵们装备精良,驾驶着船尾装有方向锚的大型船只,通过指南针确定航行的方向”,由此可见,无论是民间商船还是官贸商船南宋的贸易船队早已遍布欧亚非各大陆。
南宋海军史料图,代表着南宋造船业的大发展
南宋远洋木兰舟,宋人周去非撰《岭外代答》中“木兰舟”条记载,木兰舟是一种当年远航南海的远洋货轮,“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这条船一次可以载几百人,船上储存一年的粮食。为了解决副食品供应,还在船上养猪酿酒,即所谓“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一说。
南宋大福船
南宋海上商船
南宋商船出海
南宋远洋商队
管理海外贸易的泉州市舶司
南宋北仑港
世界第一港——南宋泉州港
大宋、阿拉伯帝国构成了当时世界贸易圈的两大轴心,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大航海之前地球最繁忙的贸易路线,南宋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频繁的对外贸易,兴起了一大批港口城镇,万余里海岸线全面开放,亘古未有。据统计,与南宋有外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60个以上,范围从南洋、西洋直至波斯湾、地中海和东非海岸。进出货物更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甚至书章典籍。
高度繁荣的南宋海上贸易
南宋海上丝绸之路,世界贸易圈东西方两大轴心
日益密切的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
回到12TH游戏,暂时未发现游戏中对南宋经济与海外贸易有所体现,虽然贸易系统已经有了,但是还是太单调了。因此,在这里建议制作组在正式版出来之前开通海上航行的功能(速度是陆上的5倍);增加大宋商队武装人员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大宋城镇的整体繁荣度;增加贸易的商品品种,瓷器、茶叶、丝绸、酒类等都可以加入交易系统。
军事实力:★★★★☆
1135年,属于南宋初建时期。因此,军事上呈现“私家军”特点。但岳家军、韩家军这些名号,其实都是民间给另外加上去的。就拿岳飞来说,他最忌讳军中以“岳家军”自称,常常在宣布作战计划时以“御前”、“神武军”、“行营护军”称谓自己的部队。但南宋军制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并区别北宋。
南宋的军制虽基本继承自北宋,但已有很大变化。首先,高宗开元帅府节制诸军,并置御营司掌管军队的兵权与战时指挥,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将领则称为都统制、统制、副统制和统领。而南宋的枢密院,则转变类似现代国防部性质的行政后勤机构,负责军队人事与对外军事政策及军队后勤建设的工作。
南宋军队的主力也已从北宋时期的禁军转变为屯驻兵和三衙诸军为主,屯驻大兵多是亲族乡里和将领的部队,战斗力强,最著名的当属岳飞的岳家军,时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其他则有吴玠的吴家军擅长步战,韩世忠的韩家军擅长水战和骑射;三衙则分别领率三支大军,分别为殿前司马军(金枪班直)、侍卫亲军马军(捧日虎骑)、侍卫亲军步军(),战斗力说实话不是“战五渣”就是“战四渣”。
南宋初期的军队,将领的指挥、作战权限范围还是很大的,由于金人连年南侵,因此军人地位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先后涌现了宗泽、韩世忠、岳飞、刘琦、吴玠等一大批杰出军事将领。这里面大家都知道,岳飞的战术战略指挥才华是最高的。他先后指挥取得了“收复六郡”、“镇压杨么”、“收复襄阳”、“第四次北伐”等大小上百次战役的辉煌战果,其中“郾城大捷”、“颍昌之战”更是岳飞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岳飞不仅是中国古代将领的楷模,更是中国“以奇制胜”军事思想的践行者(起源于韩信),岳飞常言:“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并提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于一心”的军事思想。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以谋略、出奇、战略著称的军事将领中唯有韩信、毛高祖可与岳飞齐名。
再回到12TH游戏中,岳飞作为大宋初始元帅还是很给力的,军人性格的岳飞往往能带领集团军直线冲到西北安庆府那么远,岳大帅的北伐激情是有多冲动啊╮(╯▽╰)╭但是初始就与西夏、大金双线作战的宋军很难取得多大进展,基本上做到防守有余就不错了。当然,游戏一段时间后,大金与大宋议和后,大宋的爆发力还是很强的,基本上能完爆西夏军队,这与历史还是非常符合的……
另外就是,很多玩家希望游戏增加建立某个兵种“私家军”的功能,模仿岳家军和韩家军,这样子游戏体验性会更好,希望制作组考虑。
外交实力:★★★★
南宋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在“战、和”之间摇摆,初期基本上是“以打促和”为主,中后期基本上以和为主、防御为辅。因此,1135年的南宋仍是以主战为主的,其中赵鼎掌管枢密院,为各大诸军提供兵源、后勤供应,岳飞、吴玠、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分别节制京西荆湖、成都府路、两淮、两浙诸军;而外交上则以秦桧、万俟卨、汪伯彦等主和派主导,秦桧负责与金人谈判、接洽,并最终为高宗赵构签订“绍兴和议”。
进攻指数:★★★★
游戏中,大宋的进攻力还是非常强的,由于多数高级将领为主战派,加上带兵量的因素,总体来说大宋的进攻力是东亚三国中除蒙古最高的。但是,又是因为主和派的不配合,战争进行到中后期,往往出现后援不足的情况,这也与历史史实非常吻合,值得玩家去玩味,或者去改变。
集结指数:★★★☆
如果算上所有领主在一起,大宋的集结力真心不算高,南方的几个领主(万俟卨、汪伯彦)长期打酱油,每次岳飞集合集团军时,最多也只能看到15人左右,要不是因为宋军的整体兵种质量高,很难连续对付好几场战役。
主要兵种一览:
这里要强调一下大宋军队的披甲率问题,因为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战争真正的重甲时代。
“今张浚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王燮>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出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从上面这段史料可以看得出,大宋的铠甲装备率是非常之高的,这自然与当时北方民族骑兵制胜相关,大宋缺少骑兵,加之锻造技术发达,加强军队装甲势在必行。
岳家背嵬军 岳家背嵬军,是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由于战功卓著,位列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之一。岳飞组织抗金战斗之初,苦于南方不产良马,因而无法组建骑兵部队与金兀术对抗。后在牛皋和杨再兴的两次针对伪齐军的奇袭成功后,获得战马一万五千余匹,这批战马为岳飞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先后拥有了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三支骑兵部队。而其中背嵬军因战斗力最强而名垂史册。
背嵬(wéi)军,《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背嵬军”名称的理解颇多:嵬,山高大的样子。诗经唱: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一说是大将帐前的骁勇人。一说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亲信拿,故喻为亲信。
岳飞的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可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十二军。其中背嵬军骑兵8000,步兵亦有数万。
背嵬军作为岳飞的亲兵卫队,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两支部队由岳云统一节制。骑兵背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围盔,铁叶片革甲。
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时,往往在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大量杀伤敌兵。
郾城之战后,兀术不甘心失败,集结三万骑兵以及十万步兵再攻颍昌,岳云以背嵬军骑兵八百挺前决战,再次大破兀术的金军精骑,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部队随后跟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
韩家背嵬军
和岳家背嵬军一样,属于韩世忠的亲卫兵种,分为背嵬军步军和骑兵背嵬军两种,其中骑兵背嵬军是韩家军野战的精锐,擅长骑射、远程突袭。洒家在游戏中与韩家背嵬军对射过,尼玛,他们装备的是大宋火箭,熟练度有400将近,压根对射不赢,如果大量招募,估计是一支大宋版蒙古神射手了。
吴家重斧死士
听起来好像是吴玠军队中的敢死队,其实非也。吴玠常年镇守川陕地区,军队擅长山地阻击作战,因此重甲斧士更多是在战斗胶着状态时,作为精锐后备力量进行战场突破,因此虽然他们装备重甲,但是战斗技巧却比其他兵种要求更高,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宋版山地特种兵。
大宋神臂弩手
神臂弩,又称神臂弓,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 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神臂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40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 恩格斯说:14、15世纪 英国步兵使用的长弓可射200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贯穿力和床子弩和神臂弩比起来还差的远。
神臂弓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史书记载——神臂弓“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有效射程为二百四十多步,约合372米以上。
|